赵平兰:坚守山村20载 用爱谱写教育之歌

来源:乐山妇联 时间:2021-03-31 浏览量: 打印

摘要:有一种坚持,叫“初心”;有一种爱好,叫“工作”;有一种幸福,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老师”。她是一名坚守乡村20多年的教师,是一名坚守初心的教育工作者,她叫——赵平兰。赵平兰,现任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小学校长,中共党员,也是一名坚守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从…


有一种坚持,叫“初心”;

有一种爱好,叫“工作”;

有一种幸福,叫“奉献”;

有一种责任,叫“老师”。

她是一名坚守乡村20多年的教师,是一名坚守初心的教育工作者,她叫——赵平兰。


1.jpg


赵平兰,现任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小学校长,中共党员,也是一名坚守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从教近24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坚守着教书育人的初心,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各级获奖,在多次教学竞赛中获奖。在她的带领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金口河区永胜小学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校园、乐山市最美乡村学校视频大赛一等奖。她本人先后被评为“金口河区最美教师”“金口河区优秀教师”“乐山市优秀教师”“四川省农村义务学校教师贡献奖”“乐山市三八红旗手”。

她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2011年9月,赵平兰积极响应号召到山上支教。那一天,提着行李刚下车,当地湿冷的天气就超出了她的想象。7月的天气,来报名的孩子就穿起了棉衣,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听到家长们一声声“老师你对我的孩子严格点”的嘱托时,赵平兰顿感肩上的责任沉甸甸。

   来到学校后,赵平兰积极推动家庭、学校、教师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课余,她翻山越岭到学生的家里家访。走在潮湿、陡峭的山路上,走过晃悠的独木桥,赵平兰发现,孩子们每天来上学是多么不容易。家访中,她见有些孩子把沾满泥土的竹背篼、竹簸箕,盖在地上当书桌;玩的玩具是满地的石头、泥巴;有的孩子回家还得先给地里干活的家长做饭……她的内心一次次地受到震撼。“一定要通过教育改变山区家庭的命运”,她认为自己是一名教师,一定要牢记初心。

当得知一名贫困学生家里发生了火灾,赵平兰很是痛心,便在自己朋友圈发了求助信息,很快就有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筹了一万五千元,准备转给孩子表示慰问。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时,孩子却平静地说自己不需要帮助。顿时,她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一刻赵平兰明白了,扶贫必须先扶智。学校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应该是精神的后花园。她和老师们着手打造书香校园,开展了丰富的阅读活动,为学校教学楼取名为“致远楼”,为班级增添图书角、在走廊上设置“读书吧”,让学生爱上阅读,愿意与书为伴。

由于学校有部分寄宿制学生,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她为孩子们精心开设了一间“童伴之家”。“童伴之家”外观为绿皮火车形状,寓意是希望孩子们发扬“铁道兵”的精神,不怕困难,认真学习。孩子们在“童伴之家”可以阅读、下棋、玩乐高拼图、做手工、做实验。这里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场所,也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学校里有些留守的孩子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们忙于农活,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有一次,赵平兰带其中一位孩子到乐山参加活动,晚上一起住在旅馆。看到孩子头发蓬乱,赵平兰仔细地给孩子洗头、洗澡、梳辫子,还和她聊天谈心。后来,孩子和她的朋友说,“当时好想叫赵老师‘妈妈’呀!”

工作成了“爱好”  儿子成了“留守孩子”

赵平兰常说:“当你把工作当成一种爱好,工作就成了享受。”永胜小学是一所寄宿制的小学,由于有住校生,她也成了寄宿型老师,每周星期五下山回家,星期天回学校,有时星期五没赶上班车,还得再住一天,星期六回家。由于学校师资不足,她至今依然坚持一线上课,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她每天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她是一名兼职校长,专职语文教师。

不仅要处理校务,一有空,她又钻进由她主研的市级课题研究、省级课题研究的资料堆里。她就像一个不知停歇的陀螺,办公室的灯是全校最晚熄灭的。

家人打电话关心,她也总是催促着:“有什么正事吗?快说,还有工作。”一晃,已经好多年,她没有为家人做过一顿可口的饭菜,也记不清多久没看过电视剧放松了。

二十年多来,赵平兰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来到永胜小学支教后,在儿子成长的路上,她常常缺席。刚到永胜支教时,孩子还在上小学,她把孩子托付给了家人,一周才回家见孩子一次。有一年冬天,看到学生手脸冻得通红,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趁着周末,她独自一人上街给学生买了围巾、手套、帽子等准备送给学生。回到家,她得意地把东西给儿子看。儿子伤心地说:“妈妈,我的手也很冷。”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关心不够。

孩子开学报名,她从来没有接送,孩子生病也只能委托朋友亲戚帮忙照看。孩子高考了,很多家长陪在孩子身边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却因为忙工作,高考期间也没和孩子见过一面。直到孩子大学毕业,她还没去过孩子就读的大学看看。她把工作成了“爱好”,自己的儿子仿佛成了“留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