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娘家人”的优势,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创新探索“三个面向、二家并行、二个试点”的“322”工作法,建立“1+ N”枢纽型阵地服务模式,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努力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竭力保障未成年人远离伤害,健康成长。
一、坚持“三个面向”,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区妇联坚持以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目标,以努力提升未成年人维权法律法规知晓率和家庭成员监护能力为着力点,深入开展面向不同层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面向社会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宣传。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为节点,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家庭保护责任意识和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今年,已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5000份,妇女及家庭成员知晓率达95%以上。
(二)面向家庭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区妇联注重发挥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把家庭作为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以“妇女之家”、“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示范基地”为阵地,广泛宣传和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监护能力。今年,区妇联为我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沙湾小学争取了区财政课题研究专项资金8万元,确保了国家级课题《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工作的持续开展,促进了隔代家庭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方法的形成。
(三)面向学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区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在 “六一”前夕,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开展 “中国梦•家园梦”、“大手牵小手”、“小公民道德建设”、“与祖国同奋进.共筑中国梦”等各类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素质,培养文明习惯,崇尚绿色生活,树立高尚情操。
二、坚持“二家并行”,为特殊未成年人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为切实关爱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充分发挥现有“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的阵地作用。区妇联坚持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二家”同运行、同推进,广泛开展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关爱活动。
(一)开展失足青少年“二帮一”帮扶活动。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专题调研,健全失足青少年档案,完善“二帮一”(亲人、妇代会主任)常态帮扶措施,促进他们早日融入社会,预防再次犯罪。
(二)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活动。一是利用假期,组织有特长有爱心的巾帼志愿者,开展留守儿童“回家”、“一对一”牵手、“暑期护航”和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抚慰。二是在节假日开展慰问走访活动。1-5月,走访慰问未成年人 56人,为他们送去了近2万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
三、开展“二个试点”,建立“1+ N”枢纽型阵地服务模式。
为适应未成年人发展工作的新常态,区妇联积极开展“二个试点”,大胆探索创新,建立了以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主阵地,以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妈妈家”、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等为子阵地的“1+ N”枢纽型阵地服务模式,进一步健全了未成年人保护关爱服务网络,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试点建设嘉农镇群团服务中心。在嘉农镇试点建设群团服务中心,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收集广大群众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需求和意愿,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救助和权益维护活动,组织举办各类兴趣班,引领未成年人健康发展。今年1-5月,该中心积极申报、承接公益资金三万元的省级关爱行动项目—“爱与希望同行”;开展贫困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10人;开设爱国影院,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爱国电影2次;加强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组织青少年儿童开展安全演练1次。
(二)试点建成绥山社区“妈妈家”。“妈妈家”社区服务中心是中国首个由政府引导,妇联、社区、企业三方共建的创新社会公益项目。是一个以免费的形式为社区家庭提供交流、学习、互动的空间,也是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等服务的平台。为进一步健全我区妇女儿童服务网络,区妇联主动出击、多方协调,向上争取财政资金20万元,争取社会资金23万元,建成了“绥山社区‘妈妈家’服务中心”,并于5月28日举办了落成仪式正式启用。绥山社区“妈妈家”的建成,每年可直接为2万多名社区妇女儿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