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 徐志摩

来源:乐山妇联 时间:2011-03-09 浏览量: 打印

摘要: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省海宁县人士。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著有诗集小说散文集等到。并有传世的名篇,《再别康桥》就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BR>&nbsp;&nbsp;&nbsp;&nbsp;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的。